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淬透性标准,在设计-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时,要想使粉末冶金零件的横截面经过淬火-回火转变成马氏体,就必须依据材料的淬透性来选择适当的材料。 烧结钢试棒是用雾化铁粉混入0.90%石墨,经压制、烧结而成,密度为6.0~7.1g/cm3。 于870℃在中性气氛中奥氏体化30min后水淬。
从淬火端每隔2.5mm测量一点 就铁基粉末冶金材料而言,除上述的孔隙度影响材料的淬透性外,添加于材料中的合金化元素,诸如铜、镍、钼等,也影响材料的淬透性。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(MPIF)在1997年第一次发布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淬透性标准,
这个标准是依据ASTMA255顶端淬火试验方法标准制定的。 硬度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是用HRA硬度标尺作出的。端淬深度是指在试样上从淬火端到硬度值低于65HRA处的深度(每间隔1.6mm(1/16英寸)取一硬度读数)。
倘若试样表面的硬度未达到65HRA,则将其端淬深度(深度J)列为<1。J65若为2,就表明端淬深度为2×1.6mm=3.2mm。鉴于表2中列出的淬透数据都是用表观硬度测定的,因此,测定的结果中也包括密度的影响。综上所述,要想得到粉末冶金材料的精确淬透性,必须对材料在同一密度条件下进行比较。
共有 0 条评论